[电视机]“特价彩电”已成往事
“特价彩电”已成往事
引子:当人们发现,过去可望不可及的中高档彩电同自己的距离如此接近,谁还会对面临淘汰的旧机型有兴趣?
像如今满大街的“特价空调”一样,往年每逢节假日或新品牌上市,标价“999元”、“888元”等字样的“特价彩电”就会铺天盖地而来。这种情形在最近两年,特别是在去年全行业出现崩盘性的亏损之后悄悄起了变化,“特价彩电”在大大小小的商场里看不到了。直到“世界杯”的开场锣响,在几乎所有的彩电品牌随之争相上演的“促销秀”之中,记者仍然没有看到有一家彩电企业打出“特价牌”。
在一个已走上理性、成熟的市场面前,纯粹的炒作已难以激起人们的购买热情,“特价彩电”于是终成往事。
仅有5%的消费者选择“特价”
价格超低、一般限量销售的“特价彩电”,在去年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消退。
一家彩电企业此间曾精心组织过一次针对深圳沃尔玛、岁宝、顺电等商场60多名消费者的现场调查,结果显示,56%的消费者对厂家提出了加强新产品技术开发的要求,62%的消费者认为目前的价格已经合理。多数消费者反映的是,虽然也会注意“特价”,但购买时往往会选择技术超前的新机型,而真正对“特价彩电”有购买兴趣的,仅占5%。
深圳国商家电的骆经理向记者介绍,“特价彩电”说白了是一种“过渡彩电”。前些年一些人刚来深圳,工作不稳定,住所无着落,于是一些消费者就考虑买一台价格便宜的电视“过渡”一下,“特价机”的市场其实也就在这里。但如今在深圳安居落业的人越来越多,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新型电视,理所当然就成了人们的首选。“特价彩电”虽然还有人购买,但所占的比例已非常有限。
中高端电视的“价格陆沉”
TCL集团多媒体电子事业本部总经理胡秋生则认为,除了消费者购买力的不断上升之外,“特价彩电”淡出市场的真正原因,与中高端电视的“价格陆沉”更不无关系。
胡指出,过去人们对高端产品的认识和定位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以少数人为目标消费者,通过少量的生产和较高的价位来控制市场,这正是一些控制着核心技术的外资品牌的惯常做法,于是多数国产品牌频频以各种形式的“特价机”来冲击市场,也就不难理解。但是现在,在已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研发能力之后,凭借自己的网络和生产的规模优势,以TCL为代表的一些彩电巨头走上的则是一条高新技术的平价路线,这使整个彩电市场的着眼点向中高端方向转移。
据了解,仅在近一年的时间中,不管是TCL、创维、长虹等国内企业,还是松下、LG、三星、飞利浦等外资品牌,各大厂家对其中高端产品的价格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胡介绍,仅在“世界杯”期间,TCL一些中高档机型的价格就平均下调40%,其中一款原价12800多元的大屏幕背投彩电,居然卖到了8000多元。“当消费者突然发现,过去可望而不可及的逐行扫描、背投、高清晰电视一下子同自己的距离如此接近,谁还会对被一些厂家用来清理库存和属于技术淘汰型的‘特价’机有兴趣?”他说。
巨亏的背后是消肿减负
有分析说,“特价彩电”的悄然引退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2001年,彩电行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有些企业甚至出现高达六七亿元人民币的巨亏,而导致亏损的直接原因,就是清理巨大的低端产品库存。据慧聪商情的统计,2000年底全国彩电厂家的实际库存高达1400万台到1500万台。在巨额的库存负担之下,整个2001年,彩电行业实际上是在消肿减负。
低端产品清库的积极意义在今年就显现了出来:新概念、新技术、新功能的中高端电视真正成为主流消费,标示“特价”的旧机、库存机终于在商场让出了柜台。
新卖点凸现“个性”需求
告别“千人一面”,以产品的“个性”来扩大消费需求,是经历了多年的“特价”促销之后,彩电市场出现的“新卖点”。
事实上,继TCL在去年推出HiD(家庭信息显示终端)之后,彩电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的潮流就不可遏制。长虹推出了“精显背投”,创维也搬出了“健康影音王”,彩电新军海尔集团专门生产出“换台不晃眼”彩电,海信、厦华则干脆生产出“球迷”电视,进口品牌的三星、松下、三洋也热炒“投影”、投影、等离子……在消费者的心目之中,彩电已不再是某一种具象的产品,而是已经变成丰富多彩,被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的时尚用品。据具有多年彩电销售经验的一位人士估计,彩电的这些产品的特征已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熟知,这些优势在进一步释放之后,彩电业的春天就真的不远了。
链接一:深圳人不买特价的账
特价机在深圳没有市场,用一位彩电经销商的话说是由于深圳人的“喜新厌旧”。据了解,一般在市场上抛出的“特价”彩电,多数都是彩电厂家积压、库存的旧机型,“勾不住多少深圳人的眼球”。
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彩电早已不是深圳人眼中的奢侈品,普通的深圳家庭拥有2至3台彩电的情况十分普遍。调查显示,深圳人购买彩电主要选择纯平、背投、大屏幕等高档化产品,高档市场十分活跃,市场空间仍在不断扩大。
据调查,深圳不像内地城市中存在着市场饱和的现象,而是一直在扩大,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深圳在有了康佳、TCL和创维等本地著名品牌之外,还不断有长虹、海尔、厦华、乐华、海信等内地品牌争相上市。此外,由于索尼、松下、东芝、日立、三星、飞利浦、LG等进口和合资彩电品牌的进驻,使深圳这个城市面积并不辽阔的地方,聚集了国内最多的彩电军团,几乎所有的电器专营商场和大型百货、彩电的销售也都是重中之重。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与空调、冰箱等白色家电相比,“价格战”几乎成了彩电销售的代名词。深圳彩电消费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消费者不怎么买价格战的账,内地的一些城市价格战打得昏天黑地,深圳则常常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特价机在深圳没有市场,用一位彩电经销商的话说是由于深圳人的“喜新厌旧”。据了解,一般在市场上抛出的“特价”彩电,多数都是彩电厂家积压、库存的旧机型,“勾不住多少深圳人的眼球”。倒是索尼的“贵翔平面特丽珑”,康佳“柔性”数字逐行彩电,TCL的HiD、换壳,创维的“数码100Hz”,海尔的“拉幕”、“美高美”等新型彩电,甫一面市,消费者就青睐有加。
你不肯买,我还不愿卖
彩电市场除了出现消费者对特价机“你不肯买”,还出现商家“我不愿卖”的局面。据深圳茂业商厦家电运营部反映,“特价”彩电由于厂家主要用来促销,利润很薄,常常一台机只能赚一二十元钱,摆在那里又占地方,还不够商场的营运成本,所以从去年开始,不少商场对“推特价机很消极”。相反地,对那些被消费者看好的“新”彩电,商场都舍得腾出地方。茂业商厦的家电层有20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其中光彩电区就占了1/4,用来展示新品彩电。另外,大屏幕背投彩电正在形成消费热点,仅去年1月至3月期间,光茂业商场就卖出了400多台大屏幕背投。年前罗湖一家百货商场还出现背投彩电缺货,样机被人“抢”走的现象。
链接二:谁在消费高端彩电?
年初就有业内人士预言,今年彩电业最有戏的就在高端。果然,借“世界杯”之势,深圳各大电器商场卖的最火的就是去年还“养在深闺人不识”的高端彩电。而且,买彩电的不仅有家庭消费者,还有相当多要借看世界杯比赛聚人气的精明商人。
高端彩电赚足“眼球”
“中国队出线了,世界杯开战了,家里那台21英寸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该换啦!”在深圳一家电器商场,号称全都是铁杆球迷的陈先生一家人兴致勃勃地在背投彩电产品里挑来拣去,促使他们来买背投的原因很简单———为了看球。
郑先生自己经营着两家茶餐厅和一家酒吧,他告诉记者,自己要买几台背投回去———“做生意讲个人气,世界杯了,谁不看球啊,买几台可以聚聚人气,多拉点客人。进球了,客人们一高兴,酒水也消费的多了。”
在深圳,像陈先生这样的铁杆球迷和郑先生这样的精明商人不知道有多少,万众瞩目的“世界杯”足球比赛,已成为撬动国内消费市场的有力杠杆。围绕这一场盛大赛事的各种促销活动,也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首当其冲的是彩电业:其销售在长期走低、同时在今年被空调行业抢尽风头之后,在“世界杯”的巨大市场拉力之下,也迎来一扫颓势、重振市场的有利时机。记者看到,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深圳各大电器商场都是人潮涌涌,买彩电的顾客络绎不绝。“卖得最好的是价格相对较高的高端彩电,尤其是世界杯要开的这一段时间。”一位不愿意表明身份的业内人士透露,从去年年中开始,以逐行扫描、等离子、背投等产品为代表的高端彩电市场逐渐升温,估计目前已可占深圳彩电市场总销量的一半左右。与之相比,一贯靠价格血拼市场、以传统的小于21英寸为代表的低端彩电在深圳市场上逐渐步履艰难,在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电器商场尤甚。
低价彩电黯然失色,高端彩电悄然升温。贵的东西热卖,这当然是商家最愿意看到的景象。
深圳成高端电视的消费热土
高端彩电热卖,是因为深圳有这么一块“高端土壤”。
业内人士指出,“深圳人的消费者非常务实,也非常理性。”在深圳,购买高端电视的消费者大多数为第二台、第三台家庭彩电购买者。在出手之前,他们都抱着理智的心态,反复了解彩电的技术进步状况和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划,知道我国正加快数字电视广播的建设,不少地方正逐步开始数字电视的试播。认识到购买低价电视一时省钱,但今后却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视听效果,与其冒低价电视被淘汰的风险,不如一步到位,先享受起来:大屏幕、超薄、超轻的,具备多媒体功能、播放数字节目、图像高清晰……
同时,高端电视的价格已经逐渐被消费能力旺盛的深圳消费者接受。如东芝的29英寸逐行扫描彩电已从原先的八九千元,降至六千多元;厦华29英寸逐行扫描电视已降至3800元以下,新推出29英寸的普及型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价格仅5000元左右;索尼、菲利浦的新一代高亮度背投电视,世界杯热销期间也降了二三千元。
然而无可否认的是,消费者不会去过多地听信太多冷冰冰的技术术语,不会去过多地关注彩电市场血淋林的厮杀。彩电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家庭收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的娱乐终端,产品要耐看,节目还要好看,这才买得值,这时世界杯来了……
产品好、价格公道、消费者够理性,于是在世界杯灼人热浪的推波助澜当中,深圳的高端彩电市场也义无返顾地持续发烧。
高端彩电热销的五大理由
记者近日走访彩电市场发现,低价彩电市场风光不再,以往厂家促销时,那种人头攒动、争先抢购的情形不见了,反而那些高档彩电专柜前十分热闹。某大商场的家电经理高兴地告诉记者:“高档彩电销量上去了!”
业内人士分析,高档电视热销有如下几个原因:
消费者逐步了解彩电技术进步的情况,从未来着想购买高档电视的消费者大多为第二台彩电的购买者。在此之前,他们都抱着理智的心态,与其冒低价电视被淘汰的风险,不如一步到位。
高端电视的价格已经被消费者接受各技术领先企业相继推出的高档彩电价格十分优惠,普遍被消费者接受。
低价电视质量难以保证记者了解到,今年彩管供应偏紧,价格上扬,彩电售价应上涨,但一些厂家为了降价,不惜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否则,单21英寸彩管就要卖430元,厂家怎么能卖出21英寸彩电598元的价格?此外,去年的价格大战,已使厂家伤筋动骨,普遍告亏,更有几个低价品牌的厂家已经在今年初倒闭。这样,就造成了消费者售后服务无门的情况。
高档电视物有所值近期东芝、索尼、厦华等厂家推出的数字电视、逐行扫描电视使用了最新的技术成果,具备了低价电视所达不到的功能,如清晰无闪烁的画面;逐行扫描电视可与新款的逐行DVD相匹配;运动补偿电路,收看节目十分逼真;动作分解和画面暂停收看世界杯足球赛更方便等。
出于家庭形象的考虑随着住房问题的逐步解决,乔迁新居的居民在注意室内装修的同时,也开始注意提高室内家电的档次。
链接三:海外巨头再掀数字风暴
2002足球世界杯赛事不仅给球迷带来了巨大的欢乐和期待,也把消费电子厂商的胃口吊了起来。
目前,以电视为中心的家庭数字网络非常活跃,各国加快了数字电视广播的步伐,其市场潜力很大。卫星数字电视(BS)直播体育节目的形式也已逐渐在全世界普及,它推动了对PDP(等离子)电视及液晶电视的需求,也推动了DVD及其他视听设备的需求。接收卫星数字电视节目现有三种方式:1125i隔行扫描、525p逐行扫描及480p逐行扫描,另外还要在电视机中设置D端子。日本彩电厂商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在自家门口的大好商机,纷纷调整自己的产品策略,推出系列高端产品抢占市场。
索尼纯平电视WEGA年产量已达到900万台,并开始了PDP电视的生产。
三菱电机在映像事业中进一步明确“选择与集中”,加强日本数字电视市场及美国投影电视市场的销售。
先锋在甲府工厂50英寸屏年产5万片体制已建成,静冈工厂去年10月起批量生产43英寸高精细屏。
松下电器整顿了以日本为出发点,在北美、欧洲、中国、马来西亚等为主要生产据点的全球体制。彩电生产以数字PDP及液晶电视为重点,而4比3的显像管彩电生产已全部转向海外。
东芝的彩电生产基地主要在中国大连、印度尼西亚,目前面向日本市场的数字电视已在大连生产;去年11月东芝正式进入PDP电视领域,现已完成了50英寸、42英寸及35英寸PDP电视的商品化,顺势进入液晶彩电领域,今年5月已有上市新品。
日立制作所的显像管电视生产线早已移师中国福建和马来西亚,其在日本的岐阜工厂已转向生产PDP电视,去年在日本销售了约4万台PDP彩电。今年日立制作所跨洋过海进入欧洲市场,目前正计划在中国生产PDP电视。
JVC停止了在中国福建和武汉的显像管电视的生产,目前正在办理取消合资的清算手续。JVC计划今后转向生产PDP等高附加值彩电。其在日本已开始生产PDP电视,而数字电视的生产则转移到泰国。
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