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背投彩电: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背投彩电: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时尚生活的“新宠”
近日,石家庄市雷博电器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刘育琨对去年的彩电销售情况进行了一次盘点,在算账的时候乐了:去年,仅东芝背投在石家庄市场上卖了不下500台,销售额超过了770万元。再加上其他的品牌,他们销售了至少1000台背投。他说:“背投彩电去年的销售形势太‘火’了,今年的形势更让人兴奋,前两个月比去年销售还要好得多,商场每天都能卖出几台。”
穿名牌、开私家车、看背投彩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背投彩电正在成为时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新的组成部分。有调查显示,2001年城市有购买彩电意向的家庭中,12%的消费者拟购买背投彩电,比2001年增长305%,而购买普通彩电的比例却比2000年下降了82.7%。有人甚至预测,进入2002年以后,中国将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二大背投消费市场。经销商已经将背投广告打得满天飞,把背投市场搅得如火如荼,无论是电视、报纸的广告,还是网站上到处都能看到精显背投的身影。倪润峰雄心勃勃地在长虹“精显王”背投影彩电技术鉴定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称:“中国彩电业的春天已经来临!”
一位销售员告诉记者:“一些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看电视时喜欢视野开阔的享受,再加上近几年来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房尤其是客厅的面积在不断地加大,因此购买背投彩电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我一天卖了7台。这其中以中高收入者居多,一些要结婚的年轻人在选择家电的时候也倾向于选择背投电视。”
刘育琨说,他卖背投彩电快十年了,可几年前的背投在商店里只是一个摆设,其6.8万元的价格几乎无人问津。几年下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背投的价格也不断降低,现在一台109厘米的背投只有1万多元,155厘米的也不过2万多元,稍有实力的家庭都能承受。
据调查,大屏幕背投彩电自1995年登陆中国市场以来,销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在最近一两年尤其明显,1998年的年销量还是4800台,2000年则已达到20万台,年增长率达到了300%。据预测,2002年,中国背投市场容量将达到100万台左右,到2005年,将达到500万台。
技术引导潮流
在技术方面,国产品牌通过与外资合作的方式逐渐掌握了核心技术,拥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打破了在核心元器件上受控于人的窘境。
实际上,背投彩电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甚至比普通彩电的结构还要简单:就是用电子枪来代替显像管,信号通过电子枪打到电视背面的一个透镜上,又反射到彩电屏幕上从而成像。用专家的话说,背投与普通彩电相比,其惟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它不受显像管的限制,能够把电视作得很大。现在市场上的普通彩电最大只有索尼的95厘米彩电,而背投已经超过了178厘米。市场调查表明,屏幕更大、更平、图像更清晰,音响效果更震撼,功能更多,兼容性更强,是未来彩电消费的五大需求。因此背投渐渐开始“走运”。
背投式彩电作为代替传统彩电的大屏幕电视,图像效果虽不如传统显像管那样清晰,但仍被国际市场公认为是高端电视产品。目前市场上的背投式彩电屏幕尺寸一般为104至155厘米,巨大的屏幕使电视图像更具真实感,视野更开阔。各大彩电生产厂家都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采用投影光学系统,使电视亮度和清晰度得到极大提高,同时再配以高质量的扬声系统,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现场感。此外,背投式彩电采用数码扫描方式进行信号处理,每秒播出上百幅图像,实现了没有闪烁的稳定图像,观众长时间看电视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
背投彩电的图像质量高低与扫描技术密不可分。在背投机芯发展过程中,最初第一代采用传统的50赫兹隔行扫描技术,第二代高档的机芯都采用50赫兹逐行扫描或100赫兹隔行扫描技术。但是,100赫兹隔行扫描、50赫兹逐行扫描是完全同质化的产品,都不能同时消除大面积闪烁与行间闪烁。去年长虹“精显王”背投先期在全球首家采用了60赫兹变频逐行扫描技术,是目前市场上第一款真正将变频和逐行扫描技术完全融合的产品,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画面清晰度、稳定性明显提高,被称为第三代背投彩电。
相比之下,等离子、液晶电视虽然能较好地解决画面清晰度问题,但数万、数十万的价格更是令人望而却步。因此背投成为目前大屏幕彩电的首选。
市场落在谁家
几年来,中国彩电行业经过几轮大规模的角逐,都已精疲力竭。四川长虹总裁倪润峰曾到日本考察,听说东芝的全球生产企业只有大连东芝是赢利的,原因就是大连东芝的背投卖得好。倪润峰从此得出结论:背投就是中国彩电业的救世主。于是长虹就把命运押在了背投上,积极进行背投彩电的生产研发。去年9月,长虹推出“精显王”系列背投彩电,采用先进的变频技术,结束了国产大屏幕背投彩电没有135厘米以上的历史,长虹目前在背投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国内没有竞争对手的优势地位。在技术上攻克了被称为国际彩电行业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背投影管保护液”核心技术后,其技术含量已经超过索尼、东芝等厂家。在未来2—3年内,长虹投影公司的目标是实现100亿元的销售收入,要做世界“投影大王”。
彩电行业的王牌企业索尼、东芝、飞利浦、LG等当然也不甘落后。据了解,去年以来大连东芝准备做进一步投资,扩大背投彩电的产能;日立迫不及待地宣布在深圳建立中国首条背投电视投影管生产线;其后日立再次宣布,投资40亿元,在原来的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成立日立(福建)数字媒体有限公司,以进军正在不断扩大的中国背投市场;松下也不甘示弱,宣布将大规模推出背投彩电产品,并率先将其新产品推向中国;三星电子则心无旁骛,进一步明确自己在高端领域的定位,着力推介数字多媒体背投电视、16:9宽屏多媒体背投电视、液晶背投电视、PDP等离子电视等多种高科技产品;飞利浦、LG也不甘寂寞,同时增加了在中国显像管业务的投资。
中外品牌一齐进入背投市场分羹,其实有着不同的战略。在国内价格仍然是决定购买的主要因素,相对而言,国产品牌存在着一定的价格优势,将有利于背投产品的普及。更为重要的是洋品牌原本对中国企业保密的背投电视关键性技术,因长虹而打开出售之门。如果洋品牌不出售关键技术,他们必将靠技术垄断霸占更多的利润蛋糕,而现在彩电企业通过购买就能够实现拥有这些技术,节省了探索的时间,无疑为国内同行进入背投市场创造了机会。
刘育琨认为,背投并不会成为彩电业的救世主,由于众多企业参与角逐,背投可能还会走上过去彩电价格战的路子。因为,彩电的技术在不断进步,背投只是代表这个阶段的技术水平,满足今天人们的生活要求。而随着等离子电视、数字电视等更先进的电视被推向市场,彩电企业又会开始新的竞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谁走在前面,谁就是胜者。
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