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空调大战重蹈彩电覆辙

阴历阳历网

请输入关键词:

生活窍门小常识

[空调]空调大战重蹈彩电覆辙

空调大战重蹈彩电覆辙

●不少空调企业一方面信誓旦旦地说空调的利润率不高,还不到10%,一方面动不动就降上千元或40%,这空调业到底算暴利还是算微利?!

●空调业要做的是尽快在技术上实现革命性的突破,脚踏实地打好技术战、质量战与服务战,千万不能走彩电的老路

近日,某品牌空调打出“买一送一”的狠招杀入市场,接着另一品牌又令人难以置信地宣称每台降价可达1000元,还有某个以“杀手”著称的品牌宣称降价可达40%,再加上其它一大批跟风降价的厂商,以及记者不断收到的降价新闻通稿,可见“降价热”已成了今年空调的主旋律,真降还是假降?什么是消费者选空调时首先考虑的?为此记者做了一番调查研究。

炒技术炒价格其实还是炒概念

  尽管有企业再三强调技术,而另一些企业再三强调能效比,但据几位业内专家分析:国内几大空调品牌的技术都差不多,对于某些炒完技术又炒价格的企业,专家一语道破天机:这都是炒概念,所谓技术也没有质的突破,所谓降价也不过是拿一些库存品或落后产品“做秀”。美的空调新闻发言人陈坚称:消费者一到商场,面对几大品牌,看看性价比、品牌与服务,就会做出选择,用不着企业玩“降价游戏”,这种游戏在彩电业早已“玩穿”了,消费者一看就心知肚明,空调业要做的是尽快在技术上实现革命性的突破,千万不能走彩电的老路。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准备买空调的消费者,他们认为降价当然是好事,可是,不少空调企业一方面信誓旦旦地说空调的利润率不高,还不到10%,一方面动不动就降上千元或40%,这空调业到底算暴利还是算微利,还真让人糊涂!两位刘小姐对记者称:几年前就炒降价,炒得头皮发麻了,我们到商场时会选择最适合自己房间的空调,价格当然会考虑,但降价太大的产品还真叫人不放心,主要考虑的是性价比、品牌及服务等,炒价格炒得太多的产品可能会有性能上的缺陷。当某些企业炒完技术炒价格时,除了炒出点名气外,还没有看到市场的回答。

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

  当群雄混战一通时,消费者不需要看懂战争的秘密,只需选择有实力的品牌偷着乐就行。实力表现在规模上,只有规模才能保证以下几点:规模效益是降低单位成本的保证,规模大才能将成本与价格降到实处,降到最新产品上,而不是库存;强化全国性的维修服务网络,不是赚了钱就不管或管不了;有实力吞并或驱逐其它的品牌,使弱势品牌的消费者最终得不到任何售后服务的保证;还有一点,规模是承诺的真正保证,越是规模大的品牌越害怕质量投诉。格兰仕老总俞尧昌对记者断言:在格兰仕发动一批又一批价格战后,预计有不少上市公司会倒下。我们想一想哪些是上市公司呢?无非就是海尔、美的与格力三大品牌,但这三大品牌倒下去的可能性却是最小的,正如格兰仕在微波炉上是靠规模横扫天下一样,将来横扫天下的可能还是规模遥遥领先的这三大王牌,因为这三家就占了市场的50%以上。

新科空调广东分公司经理温宗领说得实在:由于去年库存较大,整个空调业形势紧张,降价是迫不得已。科龙电器营销副总裁严友松也坦率地承认只是部分低效能产品降价,实际上是为全线转入高能效产品做准备。从他们的话可知,降价就是降质量较差的库存品,已经在彩电与手机的降价大战中变得十分成熟的消费者自然会做出理性选择。

南海近日查处了一家靠螺丝刀拼出“三菱”空调的假冒厂家,其“三菱”空调价位出奇地低,也就是说正牌厂商无论怎么降,都降不过假冒伪劣,不仅如此,一味打价格战,还可以“逼良为娼”,将一大批实力不够的中小厂家逼到偷工减料或半真半假的地步。所以,空调业的出路还是在脚踏实地的技术战、质量战与服务战,价格战作为一把双刃剑,像目前这种过度炒作的剑法,只能是先伤企业再伤消费者。

羊城晚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生活窍门小常识
大家都在看
万年历农历日历查询
阴历阳历万年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