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空调进入以小博大时代
空调进入以小博大时代
调查显示:格力、美的、科龙列销量前三名,但传统一线品牌份额萎缩,空调业洗牌效应初显
经过最充分的市场竞争,空调业在今年已初显“洗牌”效应,行业格局的最显著变动是:传统一线品牌市场份额逐步缩减,一部分二线品牌和新兴品牌份额迅速上升,而在此种变化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杠杆仍然是价格。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和中国家电协会日前完成的全国110个城市空调产品销售商普查结果显示:空调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任何企业的失误或停步不前均将被其竞争对手超越。
2000年调查显示的前十名中,有部分品牌在此次调查中已退出,一些新兴品牌反而进步较大。从调查的全部经销商对各品牌2002年销量的回答情况看,格力、美的、科龙三个品牌名列前三名。
但与2000年调查数据相比,海尔、春兰、格力、美的与后续品牌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大量活跃的新生力量科龙、奥克斯、乐华、新科以及在今年降价幅度最大的外资品牌LG和松下的市场份额都大幅提升,从而蚕食传统一线品牌市场。
空调陷入“囚徒困境”
在空调的此消彼涨中,价格起到的决定作用可套用“博弈论”中“囚徒困境”这个经典案例。
两个囚徒分别被关在两个独立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会产生三种可能:1、同时保持沉默,则都会被释放,这是最好的结果。2、一个出卖对方,一个保持沉默,则前者被释放,还可拿到一笔丰厚的奖金,后者将被定最重的罪。3、相互出卖对方,则都被定较轻的罪,既拿不到奖金,也不被定最重的罪。
在理论上,两个囚徒都应该选择沉默,得到最好的结果:同时被释放。然而,在现实世界里,信任与合作很少可以达到如此默契的程度,囚徒的两难境地往往抓住了不信任和需要相互防范背叛这种真实的一面,而导致最坏的结果:两人同时坐牢。
非合作博弈贸易的产生就是建立在不信任和需要相互防范的基础上的,其中价格战的矛盾体现得较为典型。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其初始的发展阶段,行业的利润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随着技术和市场的日趋成熟,行业的利润会相对下降,这种结果大多是由价格战直接导致的。
中国空调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行业的利润高达50%以上。近年来,随着产品的日益同质化和消费市场的日趋理性化,空调产品已经很难维持原来的高额利润空间,在这个关节上,价格是最革命的因素,各空调厂商、品牌与品牌之间也就面临着是选择行业革命还是行业保护这种“囚徒困境”的两难境地。这种非合作博弈的产生就成了空调价格战酝酿的温床。各空调品牌也是面临着两种选择:价格降或者不降。引申到“囚徒困境”案例中可能出现的三种结果:
1、双方价格不降,形成行业的价格保护,共同获取高额利润。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是中国空调业发展的基本状态。
2、一方降价,另一方继续维持高价。其结果是降价的一方抓住了市场转折的契机,在收益上获得大幅度攀升。而维持高价的一方则以失去较大的市场份额作为代价,销售一度萎缩。从2002年各品牌的市场表现来看,这一点表现得较为突出。
3、双方同时降价,结果是双方都在市场份额和产品利润之间获得一种折中的收益。
一提起价格战,许多人就会想到它的非理性。但是,它理性的一面在今年的空调市场却正在显示出力量。而在今后,更将决定许多企业的命运兴衰。
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