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买空调该花多少钱?
买空调该花多少钱?
调查缘起
买空调该花多少钱?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
但空调毕竟又不同于一般的家用电器,你买回的商品还只是一台“半成品”,还涉及到安装、配件、维护、保养和种种必要的售后服务。于是,围绕着这些组成一台完全意义的空调设备的“另一半”,就有了你该花和不该花,以及你可花和可不花的种种费用,而面对不同的商家不同的规定,有时候你就会无所适从。
趁“五一”黄金周空调市场旺销的前夕,本报记者采访了一部分空调厂家和商家,希望给消费者讨回一点“明白说法”。
■空调器的标价各有不同,售后服务的收费规定又千差万别。
价格战引出的新问题
家用空调的“另一半”究竟收不收费,该如何收费?对记者的质疑,一些商家首先表示,这其实是近一两年来由“价格战”引出的新问题。
据深圳新楚源电器商场的总经理郑楚开介绍,空调的安装费、必要的配件以及其它的一些服务,在以前的确是“单收”。安装费是最先免掉的,厂家在给商家供货时,基本上将安装费打入整机的成本,为的是不折不扣地保证安装的质量。1996年以前,空调进出水的铜管还是选购件,也就是说消费者买了空调的机体之后,厂家没有专门配铜管,消费者还得另掏钱买。但后来由于看到铜管的质量、价格千差万别,为了不因此影响整机的性能,砸了自己的牌子,这项选购件就变成了厂家的附送件,一般长度都是在3-5米,当然超过的部分会收取适当的费用。之所以这些已经不再向消费者提起的收费项目又“重出江湖”,郑的看法是目前空调市场上不太透明的价格战的作用。
一位不愿让记者公开姓名的电器商场经理甚至很“坦率”地说,正是一些空调厂家销售政策朝令夕改,市场秩序混乱,让“乱收费”浮出了水面。他透露,一些空调品牌为了扩大所谓的市场份额,热衷于炒“特价”。其实也不是真正的降价,可是这么一来,商家的利润一不小心就会打水漂。
“我们也是价格战的受害者,”他说,“我们在商言商,不可能不赚钱。对消费者来说,当然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关注价格还要看准货色
那么,究竟哪些部分是该花的钱呢?在采访当中,多数商家和厂家对此都有明确的答复。其中,苏宁电器商场和深圳一本电器商场在给记者传来的资料都做了详尽的说明。如苏宁商场的规定是:一、机体(厂家均有零售指导价);二、厂家原配铜管以外的加长管(参考价80/米);三、不锈钢支架(150元/副);四、水泥墙孔(80元);五、高空吊机(200元)。一本商场对加雪种、送货等也作出了明白的规定。
该花的钱也不是越便宜越好,被调查的商家和厂家向记者强调了这一点。
一家空调生产厂的技术人员说,过于低价的空调的背后是消费者利益的巨大损失。他介绍,这类空调的结构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目前市面上高品质的空调室外机采用的是经久耐用的热度锌钢板,其单价是每吨5000元,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而一些廉价空调大多采用的则是冷轧钢板,每吨就便宜2000元,易生锈,“能用3年就不错了”。
这位技术员还指出,在空调的重要部件“换热器”上做文章,也是厂家常玩的把戏。通过采用材质较差的材料,每吨就可节省15000元,但这种材料容易老化。内机的外壳塑料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为了达到尽可能多地降低成本,一些厂家常常采用回收来的旧空调外壳以次充好,经过抛光处理后外观与新材料并无二致,但旧材料由于强度不够,容易脆裂,安全性大大降低。
此外,还有厂家在电路设计上偷工减料,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个别厂家以追求短期利润为目的,甚至没有售后服务,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很难得到及时维修。理智的做法是,在选购空调时,关注价格,还要看准货色。
有的钱不该花和可花可不花
正常情况下,一套完整的空调设备该包括的是空调机体价格+配管费用(4米之外)+墙体打孔费(砖混除外)+铁架。其中,消费者不该花钱是4米之内的配管及人工安装费。铁架部分则可以界定为“可花可不花”。调查中一些一线品牌厂家如海尔就配送了支架。多数空调企业则认为,现在不少的楼盘都有预设的空调位,有时再配铁架会是浪费,所以把铁架单独收费,对此,消费者已能完全接受。
相比之下,厂家对“不该花钱”部分更为重视。如格力深圳销售公司总经理蔡杰就向记者谈到,在国家规定的正常的三年包修五年保修期间,空调如果进行必要的维护和发生维修,这部分的费用其实已完全由厂家承担,商家随时可以拿出费用清单向厂家结算核销,问题是有些商家会变着法子向消费者伸手要钱“两头赚”。他表示,格力发现一个,就会查处一个,不留情面。
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