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影院]相互制衡 中国DVD绝处逢生

阴历阳历网

请输入关键词:

生活窍门小常识

[家庭影院]相互制衡 中国DVD绝处逢生

相互制衡 中国DVD绝处逢生

本报3月11日刊登了《DVD能动谁的奶酪》一文引起很大反响,日前,据代表中国企业负责DVD专利费谈判的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有关人士透露,中方已经和6C达成初步谅解,双方签署了框架谅解备忘录。尽管6C仍然坚持中国DVD企业应该向他们交纳专利费用,但作为中国加入WTO之后第一起因为专利费用引起的纠纷,这场纷争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

中国DVD产业山雨欲来

从今年年初以来,国内DVD市场风云突变,以3 C和6C为首的国外专利权人纷纷向中国DVD厂家发难,要求国内厂商交纳高额的专利费用。从一月份开始,欧盟一些国家的海关在3 C联盟的请求下,以中国DVD企业没有获得知识产权认证为理由,对中国出口到欧盟国家的DVD产品实施扣押;三月,6C联盟两次向国内DVD生产企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3月31日前国内DVD生产企业与其达成专利费交纳协议,否则将提起诉讼。

一时间,6C大有置中国DVD企业于死地的架势。中国大部分的DVD企业也委托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与6C谈判。但是6C、3C、MPEG-LA等专利权人在谈判中所要的专利费用每台总计高达20美元,而DVD的市场售价仅在每台100美元左右,这对于更多依靠价格上的优势而生存着的中国企业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双方的谈判一直没有任何进展,而3月31日的“死亡期限”则越来越近。中国DVD制造业山雨欲来。

但就在3月29日深夜,谈判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双方签署的备忘录中,6 C承诺不再对中国DVD生产企业提起诉讼。

为“蓝光”扫清障碍

6C这次的要求是对每台DVD产品收取4美元的专利费用,而且因为中国企业没有在2000年9月1日以后的8个月内执行联盟的专利协议,所以除了要交纳专利费用外,还要缴纳每月2%的利息。

1999年DVD第一次进入中国,而当年中国DVD影碟机出口就达到105万台,到2001年出口量已达到约1000万台,占当年世界生产和消费总量的1/3。中国DVD因为没有交纳专利费用,劳动力成本又比较低,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这对国外同行显然是个坏透了的消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6C的“最后通牒”就有了利用专利武器压制中国企业进一步扩张的味道。

而更为重要的是,今年2月,索尼、松下等9家DVD生产厂商在日本东京发布了全新的“蓝光”光盘及以之为技术标准的新一代影音产品。蓝光主攻的方向将是欧美地区市场。但是目前普通DVD是占据该市场的主流产品,而其中产自中国的DVD产品已拥有近5成的市场份额。6C在此时提出向中国DVD厂商征收专利费,显然是在为将推向市场的新型专利产品“蓝光DVD”扫清市场障碍。

6C无奈,突然松口

但当中国DVD企业也开始学会利用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与6C周旋时,6 C不得不开始重新考虑。他们显然不愿意失去中国这个巨大的DVD生产和销售市场。据中怡康和赛迪两家咨询公司的预测数据显示,今年DVD国内市场容量为800万到1000万台,将首次超过VCD和SVCD,而出口将可能超过1000万台。

与这么巨大的市场和生产能力相比,2.2亿的专利费用显然只是个小数。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和巨大的市场容量成了6C在与DVD企业谈判中最大的敌人。作为标准的制定者和专利的拥有者,6C虽然掌握着核心技术,但是他们却不能与DVD制造企业翻脸。因为相对于技术密集型的研发阶段来讲,生产制造阶段是劳动密集型的。而在这方面,中国企业具有着“天生”的优势。作为一个产业中紧密联系的两个阶段,双方相互制约,这成为中国企业在谈判中的重要砝码,也让无奈的6C突然松口。

数字青年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生活窍门小常识
大家都在看
万年历农历日历查询
阴历阳历万年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