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的现代研究

阴历阳历网

请输入关键词:

生活窍门小常识

刺法的现代研究

刺法灸法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近1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在刺法、灸法、耳针、头针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分述如下。

1).针刺手法的效应研究 由于传统的补泻法,如补法烧山火可使针下产生热感,泻法透天凉可产生凉对感,故针刺补泻效应的研究,最早是从对体温的影响开始的,围绕体温变化的因素,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①.对体温的影响:从60年代起,就有学者用仪表测量针刺补泻前后人体温度的变化,大多数结果表明,施行补法后可使受试者体温升高,施行泻法后可使受试者体温下降。

如有人以口腔温度为指标,观察到烧山火手法可使口温上升者占70%,最高可升0.5℃;透天凉手法可使口温下降者占60%,最低可降0.8℃。也有人观察到迎随补法可使针刺局部皮肤穴温上升0.2一1.2℃,泻法则下降0.1一0.5℃。徐疾补法可使局部皮肤穴温上升0.4—3.5℃,泻法则下降0.3—1.5℃。

用红外线热象仪摄影的方法可将温度的变化摄影成象。有入观察了针刺左侧合谷穴时红外线成象的变化,结果表明,补法组手部图象变亮或有亮有暗者占85%,泻法组变暗者占65%,空白对照组无变化者占80%,与直接测量体温所得的结果一致。

②.对血管运动的影响:体温的变化与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关系密切,补泻手法可使体温发生变化是否与血管的收缩与舒张有关呢?基于此思路,有人以肢端血管容积脉搏波为指标,观察到行烧山火手法针下出现温热感时,肢体末梢血管呈舒张反应;透天凉针下出现寒凉感时,血管呈收缩反应。若在同一实验中转换补泻手法,即先施烧山火后施透天凉手法,则血管先舒张后收缩,反之则先收缩后舒张。有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手无名指甲皱微循环血管,发现提插补法可使微循环输入支扩张,泻法可使输出支收缩;捻转补法使输出支扩张,泻法使输入支收缩。提插加捻转泻法使输入输出支均收缩,补法使血流速增快,泻法使其减慢。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生活窍门小常识
大家都在看
万年历农历日历查询
阴历阳历万年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