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能太乖
出门访友,主人不在家,如果他的孩子能够像大人一样招呼你入座,倒杯茶,甚至还能陪你说几句客套话,你也许会在心里称赞:“这孩子真懂事。”然而,心理学家并不赞同这样的看法。
儿童的本性天真烂漫,如果脱离了他的年龄,过早地成人化,就是“过早成熟”。这样的孩子往往小小年纪就能见风使舵,没事就帮老师擦黑板、搬凳子,甚至奉承老师、讨好有某些专长的同学。他不仅在学校里有很强的“自制能力”,回家后也很乖巧,会用类似的方法讨好父母。
但不要只看他生活在表扬中,其心灵深处却可能伴随着沉重的压力。他为了让大人们称赞,必须时时克制自己,有时想宣泄一下,放松自己,又害怕别人知道。现代人常说“活得很累”,其实“乖巧”的小孩也有这种心情。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疲乏症状,而少了孩子应有的红润肤色。
要把孩子从过重的精神负荷中解放出来,还回其天真的本性,家长就不应该总是夸奖他所谓的“乖”,更不能苛求他凡事都“中规中矩”,这样只会导致他不得不继续伪装下去。相反,父母应该帮孩子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好孩子”,并提供适当的机会让他能够宣泄一下内心的压力和冲突,大哭一场、狠狠地踢踢足球,都能让孩子获得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