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宜过早入园 入学
每逢新学年开始,总有一些家长通过这样那样的渠道,将不足入园、入学年龄的孩子送进幼儿园或学校。家长们盼望子女早日成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做法往往弊多利少。
首先,过早入园、入学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在学习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往往与适龄孩子有一定的差距。而同一班级的孩子们在幼儿园或学校所学习的内容、进行的活动是大致相同的。这时,年龄偏小的孩子就会处于一种落后的状况,于是便容易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而他们又不具备自行调整心理状态的能力,久而久之,便会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业和发展无疑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其次,过早入园、入学的孩子不易被同伴接纳。孩子们一般以一定的年龄为基础形成自己独特的群体,并在这一群体范围内进行游戏、交往等活动。而年龄偏小的孩子往往会因志趣、能力等原因遭到同伴的轻视、排斥,他们很难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加入到群体的活动中去。同时,因活动范围的限制,他们在幼儿园或学校又不能形成自己的群体,因此,常会陷入一种相对孤单的境地。这种情况不但容易使孩子滋生一些不良情绪,甚至会造成孩子性格、心理上的某些缺陷。
再次,孩子年龄偏小不利于幼儿园、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教育部门对孩子们入园、入学规定一定的年龄界限是有科学依据的。幼儿园、学校施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行为规范等是与某一年龄的孩子所能达到的智力、能力、道德水平相适应的。而过早入园、入学的孩子往往难以掌握、适应超出自己年龄所能达到的智力、能力、道德水平范围的知识和规范,这必然会影响幼儿园、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反过来又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某些不利因素。
因此,建议家长们最好在孩子达到规定的年龄再让孩子入园、入学,以免人为地在孩子成长道路上设置障碍。当然,特殊的孩子仍应特殊对待。
梁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