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之经脉

阴历阳历网

请输入关键词:

生活窍门小常识

足太阴脾之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 (1) ,过核骨后 (2) ,上内踝 (3) 前廉,上踹 (4) 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 (5) 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 (6) ,连舌本 (7) ,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本经穴] 隐白(井),大都(荥),太白(输、原),公孙(络),商丘(经),三阴交(足三阴之会),漏谷,地机(郄),阴陵泉(合),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脾之大络)。

[交会穴] 中府(手太阴),期门(足厥阴),日月(足少阳),下脘、关元、中极(任脉)。

【注释】

(1)白肉际——指四肢掌(蹠)面与背面交接的边缘。掌(蹠)面的皮肤较厚而色浅,称白肉,又称赤白肉际。

(2)核骨——张介宾注:“大指本节后内侧圆骨。”其形如半个果核,故名核骨。即指第1蹠骨的头部突起。

(3)内踝——胫骨下端的突出处。

(4)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肠肌部。

(5)厥阴——指足厥阴肝经。

(6)咽——张介宾注:“咽以咽物,居吼之后。”此兼指食管而言。

(7)舌本——指舌根部。

【语译】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公孙),上向内踝前边(商丘),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中极、关元,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月、期门),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络大包;会中府),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生活窍门小常识
大家都在看
万年历农历日历查询
阴历阳历万年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