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的药膳食疗保健

阴历阳历网

请输入关键词:

生活窍门小常识

热天的药膳食疗保健

人到了热天,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身体困倦,头晕脑胀,还容易患某些特有的如中暑等时令性疾病。为什么?按照中医学的传统理论解释是,人与自然界是相应的,即“天人相应”学说。这种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都直接影响着人体。由此,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是因受夏热伤其津液、累及脏腑所致。用现代的话简单说,就是因为热天出汗多,体液消耗大,血液浓度高。

血液浓度是指人体血管内流动的血液粘稠度增高,简称血稠,亦可用血粘稠度表示。它可导致血流减慢,从而使胆固醇、血脂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造成心脑血管管腔窄狭,从而表现:头晕脑胀、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脖子硬、四肢麻木、记忆力下降等,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发展成脑血栓和心肌梗塞,那后果十分严重。如果治疗不好,抢救不及时,轻者也会留有长短期后遗症,重者可致命。中暑也有类似表现。

盛夏初秋天气干燥炎热,人体出汗量大。有人测量,在夏日高温环境中,人体一昼夜可排出6000-8000ml汗水,有的多达1-2万ml。每排出1000ml汗液可带走580千卡热量,其中还有少量的食盐及某些水溶性营养素。该时期是人的血液粘稠度高峰期,也是最易发生中暑和血栓的危险期。但该病预防不太困难,主要是预防血稠。

高热多汗的饮食治疗:每天保证大量饮水。饮水量决定于天气的炎热干燥程度和出汗量多少。正常气温及不出汗时,人均需要2000-2500ml水(或液体),加上出汗量,要使饮水量与排水量保持平衡,就不会脱水。当然水可以各种形式补给,花样繁多,才有新鲜感。同时需要补给水溶性营养素。

中老年人或心血管病人,每日晨练前,最好喝一杯鸡蛋盐水汤(一个鸡蛋,0.2-0.5g盐,250ml水)。如有腹泻时,可同时吃几片饼干,且细嚼慢咽。早餐尽量喝碗稀粥、豆浆或牛奶。

每天于饭后分几次饮1000-2500ml淡绿茶水。绿茶能降低血粘稠度。

适当多吃些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及高糖饮食。最好吃些西瓜、绿豆汤、西红柿、茄子等有解暑、防止血稠的食物。

血稠中暑的防治药膳:

荷叶粥

鲜荷叶1张,粳米1OOg,白糖40g或食盐少许。按常规法制粥,分2次当粥食。

荷叶茶

鲜荷叶1张(或干荷叶15g),绿茶50g,加水1000ml,煎煮,代茶饮。

冬瓜荷叶汤

冬瓜500g,鲜荷叶一张 (或干荷叶)、味精、食盐、麻油等调味品适量,按常规法制汤食之。冬瓜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

荷叶除含营养素外,主要含有莲碱、荷叶碱、荷叶甙等药物成分。能清热、解暑、降血脂、降血压。主治暑热、头昏脑胀、恶心、烦闷、血稠等。如北方没荷叶可用薄荷叶代之,但薄荷油易挥发,故加热时间要短。

此外要多喝汤。法国著名烹调学家古斯说:“汤是餐桌上的第一佳肴,汤的气味能使人恢复信心,汤的热气能使人感到宽慰”。更重要的是汤能使人补充水分和营养,保健汤还可防治多种疾病。如益气祛暑鲜菜汤。夏季初秋各地鲜菜繁多,可取清凉,低热量的鲜菜,如冬瓜、黄瓜、鲜菇等按常法制汤。

最好还可选用益气祛暑汤。人参6g(或党参15g),黄芪15g,麦冬12g,五味子6g,石菖蒲6g,五味药同加水煎汤,去渣取汁。该汤每日3次代茶饮,也可供菜汤用。人参补中益气、生津止渴,用于虚损,正气不足的补益;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麦冬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五味子生津敛汗,宁心安神;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五味同用可补益元气,生津,敛汗,适用于“暑伤元气”,出现困倦乏力、自汗,饮食减少等。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生活窍门小常识
大家都在看
万年历农历日历查询
阴历阳历万年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