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冰箱大战让科技说话
冰箱大战让科技说话
眼下,无论是从报纸上,还是郑州的各大家电超市,炒得最红的家用电器当属空调,空调价格战已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相比之下,在炎热的夏天里,一样能带给人们一丝丝凉意的冰箱却似乎比较沉默。天说热就热,冰箱真的能一直沉默下去吗?今年冰箱市场的价格战能否开打?
4月13日上午,国际家电业的巨人——西门子家电联合河南通利家电公司,在省会郑州举办“寻找最挑剔的消费者”活动,推出“零度生物技术”冰箱,凡购买此款冰箱的消费者,均可与厂家签订“西门子新鲜协议”,若对保鲜效果不满意可无条件退货,并领取200元测试费。
这一看似带有商业炒作的活动,其实是冰箱业界从表面的沉默中走向前台展开竞争的一种前兆。实际上,冰箱之争从来没有停息过,尤其是今年以来,冰箱厂家纷纷推出新品,而且大多是科技含量很高、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如善于领导技术升级的容声(科龙)今年推出了“九段养鲜”、电脑智能控制等多项技术,特别是“分立多循环”技术被称为世界冰箱业的第二大奇迹。同为以科技为先的海尔力推金王子等电脑产品;新飞则推出了“会说话”的语鹰系列新品;美菱也推出了246N等电脑冰箱新品。洋品牌也不示弱,除了西门子外,伊莱克斯全国范围内上市E系列电脑冰箱。所有这些都说明,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洋品牌都把技术作为了2002年的王牌。
那么,作为消费者,除了冰箱的科技含量外,更关心的应该是价格了, 特别是一直未爆发全面价格战的冰箱业能否在加入世贸后像彩电业那样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而杀个一塌糊涂?爆发冰箱价格大战?
据了解,我国加入世贸时正逢冰箱的传统销售旺季,然而与往年比冰箱销售量有所下降,让人们真切感受了加入世贸的压力。但,春节销售高峰又让各厂家宽慰不少,由于双节期间罕见的高温,使消费能力得到提前释放,各品牌均销售火爆,主流品牌更是大获丰收。从2月1日至2月10日仅10天时间,一线品牌容声(科龙)冰箱仅郑州市就销售了900多台。而新飞在今年第一季度,电冰箱销量已突破50万台。不过,我国加入世贸,为外资企业敞开了大门,要与“狼”争市场,价格战是最有效的。于是,许多人认为多年一直相对平静的冰箱市场一定会在2002年爆发价格大战。
然而,业内人士并不这样认为。这是因为首先要从国内冰箱行业的现状说起,国内冰箱行业基本都是从1984年发展起来的,至今已走过了17年的历程,冰箱的技术积累、研发能力、成本控制、生产规模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已具备了与国外冰箱品牌抗衡的一切条件,如容声(科龙)的年生产规模已达到了350万台;海尔也达到了近300万台。加入世贸对这些品牌来讲,反而消除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为全面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
其次,冰箱市场大格局已定,洋品牌改变格局并非易事。国产品牌容声、海尔、新飞,以良好的性价比、优质的服务深入人心,已连续几年稳稳占据冰箱市场份额的80%左右。
再次,冰箱行业已进入了微利时代,降价对厂家来说并非明智之举。虽然冰箱业未像彩电业那样爆发大规模的价格战,但从上世纪90年代末冰箱价格已经在逐年下降。以一台200升左右的机械冰箱为例,1999年购买需2700元左右,而现在的市场平均价格已在1900元左右,且功能、款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算来已有30%的降幅。
最后,彩电大战导致的全行业亏损的后果也使冰箱业清楚地意识到价格战这一双刃剑的危害。出于对企业、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众冰箱厂家都不愿举起价格战这一屠刀。而加入世贸反而使冰箱厂家更趋于理性化经营,国际化的营销模式成为冰箱业发展的方向。
“五一”即将来临,尽管冰箱厂家主打科技牌,可面对这一“黄金”销售旺季,众冰箱厂家也不能忽略了价格因素,只是消费者别希望能买到价格绝对低的冰箱。如果真有价格很低的冰箱,您可得睁大了眼睛,一定要把好科技关。
城市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