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4节气清明节的由来
24节气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24节气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24节气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24节气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习俗
24节气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24节气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农事谚语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24节气清明。24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24节气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24节气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雨打24节气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阴雨下了24节气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24节气清明难得晴,24节气谷雨难得阴
雨打24节气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24节气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24节气清明宜晴,24节气谷雨宜雨
24节气清明无雨旱黄梅,24节气清明有24节气雨水黄梅
麦怕24节气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24节气清明有霜梅雨少
24节气清明雾浓,一日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