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大寒与24节气小寒节气区别 24节气小寒24节气大寒哪个最冷
24节气大寒与24节气小寒节气区别 24节气小寒24节气大寒哪个最冷
公历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24节气小寒,它与24节气大寒、24节气小暑、24节气大暑及24节气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在黄河流域,当时24节气大寒是比24节气小寒冷的。又由于24节气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24节气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24节气小寒正好与夏季的24节气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24节气小寒。
古代对24节气小寒的解释为:“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于极也”,由于还未到冬季最冷的时候,故此节气为24节气小寒。与24节气小寒相对应的物候现象为“雁北乡向,鹊始巢,雉鸟鸣”,此时冬季即将结束,雁鸟飞向北方,万物开始活动起来了,而此时农作物大部分也已收成,家家户户准备办年货,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24节气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24节气大寒”。24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24节气大寒为中者,上形于24节气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24节气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我国古代将24节气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24节气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24节气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24节气小寒24节气大寒哪个最冷
24节气小寒要比24节气大寒冷,24节气小寒和24节气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两个节气。24节气小寒意味着还没有到寒冷的极点,它与24节气大寒是相对存在的。24节气大寒是指每年阳历1月21日(或20日)至2月4日(或3日)这半个月。不少人认为,24节气大寒才是最冷的时候,但我国各地气象资料显示,24节气小寒要比24节气大寒冷。
据介绍,一个地方气温的高低,与太阳光的直射、斜射有关。太阳斜射最厉害的一天是24节气冬至,24节气冬至前后虽然光线斜射最厉害,但地表层还有自夏季以来积蓄的热量作“后备军”。24节气小寒期间,需得到和放出的热量趋于相等,也就是地表层贮存热量最少,所以,24节气小寒节气天气最冷。这类似于一天中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中午,而是在下午2时左右。24节气小寒过后,温度逐渐增加,所以24节气大寒的平均温度反而比24节气小寒略高。
24节气小寒气象谚语 “24节气小寒24节气大寒,冷成冰团”。24节气小寒正处在“二九”末期、“三九”严寒将至之际。24节气小寒节气,东亚大槽发展得最为强大和稳定,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达到最为强大且稳定,西风槽脊尺度达到最大,并配合最强的西风强度。每年天气都有差异,有的年份24节气小寒并不冷,预示着24节气大寒要冷,故有“24节气小寒不寒寒24节气大寒”的谚语。根据24节气小寒的冷暖情况用来作长期预报的谚语有“24节气小寒不寒,24节气清明泥潭”、“24节气小寒24节气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24节气小寒天气晴暖,预兆明春天气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