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儿童的年龄分期吗
儿童的童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胎儿期 从怀孕开始到胎儿出生为止,称胎儿期。胎儿以身体各种组织及器官的迅速生长与功能渐趋成熟为特点,在母腹中孕育的胎儿可通过母体而感染上风疹病毒等病患而发生先天畸形,尤其是在孕初3~4个月内,有些药物、放射线等也容易引起胎儿发育异常,怀孕母亲长期缺乏营养素可使胎儿及生后不久的宝宝出现营养缺乏病,因而在这一时期未来的妈妈应注意孕期营养、防治感染性疾病、做好孕期保健、定期检查,必要时可作胎盘功能测定及羊水细胞检查。
2、新生儿期 从出生结扎脐带开始到生后28天,称新生儿期。小儿开始适应母体外新环境,各系统功能初步建立及不断巩固。此时需要包括保持室温、精心喂养、防治感染等在内的精心呵护。
3、婴儿期 指出生后满28天到一周岁的年龄阶段,又称乳儿期。婴儿期宝宝生长特别快,1周岁时的体重为出生时的3倍,身长为1.5倍,必需合理喂养,注意乳母及小儿营养,才能防治佝偻病、贫血及腹泻等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性疾病,婴儿期尤其是满6月龄后的婴儿也为传染病易感时期,需采取计划免疫接种等措施加以防患。婴儿的脑神经发育迅速,但大脑皮质功能尚不成熟,遇有高热、毒素或其它不良刺激时,易引起惊厥等神经症状。
1、幼儿期 从1周岁到3周岁为幼儿期,包括生后第一年在内统称婴幼儿期。此期内乳牙逐步出齐,断奶后应重视饮食营养的调理,否则会引起体格生长停迟和营养缺乏病。活动范围增大,接触感染机会渐增,仍需重视疫苗接种及复种等预防措施,此期语言、行为及表达能力明显发展,须正确教育培养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爱劳动等良好的习惯。
2、学(龄)前期 指3~6或7岁,相当于“幼儿园”阶段,此期生长发育较前减慢,但与外界接触日益增多,动作及语言能力逐步提高,也容易发生溺水、烫伤、坠窗、及误吞药片等意外事故,应于防范,仍须注意营养及良好习惯的培养。
3、学龄期 泛指进入小学后到青春期这一年龄阶段。此期小儿的扁桃体易感染发炎及肥大,乳牙全部更换,仍应保证足够的营养,并注重体格锻炼及合理作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