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老鼠”
人类可以征服太空,但至今无法征服老鼠。鼠类比人类生存历史更长,数量更多。它们是一类适应力、繁殖力极强的动物,幼仔生长发育到3个月就可以“结婚”,然后很快就“生儿育女”,累加起来,一对老鼠一年能衍生1500多只“子孙后代”,除去由于各种因素死亡的,至少可以存活700—800只。
我国也是鼠类的“美好家园”,尤其是江淮及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北部山区以及东北农牧接壤的地带,鼠害一年比一年严重。鼠类就像一支扑不灭的“地下游击队”,行动极为猖狂。每只老鼠一年要吃3千克食物,除了人类可以吃的食物外,还包括塑料、电线、木头、肥皂等人类使用的物品,都可以成为它们的“美味佳肴”。最令人愤慨的是,老鼠大规模侵袭农田,有时一夜之间把田野中的玉米、稻米等农作物一扫而光。我国每年因鼠害造成的损失为:粮食30一40亿千克,棉花20一30万担,甘蔗10万吨以上。而生产这些农作物需要1400万亩左右良田,约占我国可耕地面积的1%左右。也就是说,在我国栖息的数十亿只老鼠每年导致1400万亩粮田颗粒无收。
近年来,在我国的林区、草原、乡村和城市中,普遍开展了大规模的灭鼠运动。但灭鼠观念的滞后、灭鼠方法的落后与不科学,是近年来我国鼠类密度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们从前曾经过分轻视老鼠,称它们为“无名鼠辈”,以为放置几只老鼠夹子、几粒鼠药,或者养一只小猫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实践证明,老鼠并不惧怕灭鼠药。一种新的灭鼠剂使用不了多久,老鼠的体内就会产生出一种抵抗基因,并且很快就能找到解毒的办法,并把这一信息传给后代。更使人不解的是,老鼠连原子弹都不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西太平洋埃尼威托克环礁的恩格比岛和其他一些岛屿上进行原子弹试验。原子弹爆炸之后,岛上的动植物几乎都被消灭,只有老鼠不但没有死,反而活得更壮实、健康,而且它们身上还不带放射性,其中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老鼠天敌的急剧减少也让鼠族”鼠丁兴旺”。目前,黄鼠狼、蛇、猛禽等老鼠的野生天敌数量已经大大减少,而家猫现已被人们驯化成了一种睡席梦恩、吃猪肝,名叫“咪咪”的宠物,从报刊上常常可以读到猫被老鼠咬死咬伤的趣闻。同时,由于城市建筑格局的复杂化,适宜老鼠生存的隐蔽场所大大增加,老鼠的通道也越来越多。而市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带来的城市垃圾成份的复杂化及处理的不合理,也鲜蟮纳娣毖芴峁┝吮憷跫?/P>
老鼠虽然分散活动,但却有着严密的组织,由各级“首领”统率和指挥。1995年8月,四川省有50个县、市遭受了洪水的袭击,简阳纺织厂也处于洪水包围之中。这时,许多职工从楼上看见100多只老鼠在“首领”的指挥下从滔滔水面上有秩序地撤退,人们用啤酒瓶、砖头猛砸过去,但鼠群惊散后,很快又回到队伍之中,簇拥和保护着“首领”向远方的玉米地里游去。它们的团结互助的观念也很强,一次灭鼠专家们在一个集装箱码头试验一种粘鼠板的效果时,将一只大老鼠粘住了,这时便呼啦地围上了一群老鼠,转着圆圈叫了一阵,又呼啦一下散去,不一会儿,老鼠们各自衔着木片纸屑返回,将粘鼠板的胶层复盖,然后连咬带拽地将大老鼠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