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的流行地区?登革热的的传染源?登革热的主要症状?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省份陆续发生多起登革热疫情,据广东省卫生厅通报:截至9月5日,全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47例,其中广州218例,阳江20例,佛山6例,深圳、珠海、潮州各1例。目前,已治愈康复136人,现住院治疗111人。病人病情稳定,无危重及死亡病例。这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那么什么是登革热病呢?
登革热病的流行地区:
登革热病1779年在印尼雅加达,1780年在美国费城先后被发现,其病原体登革热病毒1944年才由美国和日本学者从鳞斑伊蚊体内首次发现。“登革热”病名来源于西班牙语,是形容患者由于发烧、关节痛和走路的步态有些像“纨绔弟子”装腔作势的样子,从而得名。登革热存在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有近20亿人口受到感染的威胁。
登革热病的发病季节和易感人群:
登革热病多发生于夏秋季7至9月是疫情高峰时期。患者多数为青壮年。6岁到14岁的青少年最容易感染登革热病,死亡率也较高。1978年本病在广东省佛山市发生流行,近十年来疫情在广东、海南省?迅速蔓延,波及广西,我国沿海和长江流域各省是此疫情易发地区,全国累计病例60多万例。
登革热病的的传染源:
登革热是经蚊子传播、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病毒属于虫媒病毒,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子有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蚊子染上登革热病毒,终身保持传染性,还可将病毒经卵传给下代。白纹伊蚊身上有团状花纹,人们通常称它们为“花蚊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习性是在白天叮人,晚上休息,活动在室内,这种蚊子孳生在室内水缸及其他水容器中,专门爱在净水中产卵,因而饮用生水的人容易被传染上登革热。雌蚊在吸了病毒血症期的人血后,经过8~14天,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到全身带毒。此蚊唾液腺内的病毒在叮咬人时就像微型注射器一样,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人。?登革热病不会直接在人际间进行传播。白纹伊蚊在我国广泛存在于辽宁以南、陕西以东的广大地区,但以江南较为普遍。
登革热病的主要症状:
“登革热”属于短期热病,具有起病急、发热高和出血等特点。登革热潜伏期3~15天,一般5~8天,主要临床症状:1、是发热,成人病例通常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和眼球后痛,同时伴有背部、骨、肌肉及关节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2、出现皮疹,早期有颜面潮红、颈红、胸背红的三红征,结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于病程3-6天出现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大部分不脱屑;3、是出血,约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皮下出血点、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腹腔出血等。
登革热病的预防:
灭蚊和避免蚊子叮咬是预防的关键。应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在室外清除废弃的盆罐、坛钵、轮胎等物的积水,填平洼地积水,疏通下水道。饮用水缸、水池要加盖防蚊,并可放养食蚊鱼类。在室内打扫卫生、清除不用积物,室内灭蚊可用敌敌畏喷洒消灭。个人防蚊措施有:近期不要到东南亚旅游及广州、佛山等地,如果到疫区去,要注意穿长裤长袖衣,还要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蚊药;在居住的房间内要准备灭蚊药,必要时可点蚊香,用蚊帐,避免蚊虫叮咬。发现病人要立即隔离至退热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