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性尿道综合症的新认识
女性尿道综合症是泌尿外科和妇产科门诊的常见病,它是一组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不适的症状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妇女,尤以生育后中年妇女发病率最高,可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尿道综合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感染被认为是一个发病原因,约半数的病人尿中可查到细菌,也有的发现了衣原体或支原体。解剖学发现女性尿道远端1/4处有一层环形胶原纤维,如果胶原纤维增生太多,就会使尿道缺乏弹性,排尿不通畅。从精神心理分析,患尿道综合症的病人多数性格内向,忧虑多疑,因此有的学者认为精神因素是致病原因。不少泌尿外科医生则十分重视阴道前庭部解剖上的改变,发现很多病人尿道口与阴道口相距太近,在性交时尿道外口会被推入阴道内,反复磨擦容易发生感染。还有的病人小阴唇融合,影响了尿液和阴道分泌物的引流。
以上的这些学说都能部分地解释发病原因,但根据这些学说采取的治疗措施有时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近年来由于尿液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人们注意到尿道综合症的病人大多数都有尿动力学异常改变,包括尿道压力增高、膀胱出口部梗阻、膀胱内压力升高、膀胱收缩无力、膀胱收缩与括约肌开放不协调、膀胱容量减少、不稳定膀胱等。因此,不少学者提出,用反映膀胱尿道功能的尿动力学名称作为尿道综合症的分类、诊断和治疗依据更为合理。
由此看来,尿道综合症的正确治疗方案应该是辨证施治,重视综合治疗。经过医生的正确心理咨询,病人要消除疑虑,树立信心。坚持较长时期(可持续数月)每晚一次服用小剂量抗菌药物。在此基础上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对膀胱出口部梗阻或尿道压力升高者可服用α受体阻滞药如桑塔、高特灵或哈乐,还可以行尿道扩张;膀胱内压升高、容量减少或不稳定膀胱的病人可服用抗胆碱类药物如盐酸奥昔布宁或托特罗定;膀胱收缩无力者可服用吡啶斯地明或西沙比利等。如不了解病人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盲目地采用尿道口部成形的单一手术方法来治疗尿道综合症显然是不可取的。
余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