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九针介绍

阴历阳历网

请输入关键词:

生活窍门小常识

针灸:九针介绍

九针是古代九种针形的统称。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缇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寸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但《黄帝内经》未绘九针图形,至宋代《济生拔萃》方初绘九针图。

春秋战国时期,针具发展成九种针形,用于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故称为九针。现代各种针具均由九针发展而来。

一、毫针

九针之一。《灵枢·九针论》云:“七曰毫针,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也。”又形容其治针之形“令尖如蚊虻喙”。《黄帝内经》各篇所载“微针”,皆指此而言。

毫针为现代临床常用主要针具,是用高级合金不锈钢制成(其中以铬镍不锈钢者为最佳)。这种针硬度强,坚韧而富有弹性,不易折断,且锋利无比。毫针种类发展很快,根据针身长度不同,有0.5寸、1寸、1.5寸、2寸、2.5寸、3寸、4寸等。除此以外还有5寸至10寸或更长者,称为芒针。现根据针体粗细规格又可分为26号、28号、30号、32号等数种。更有粗于26号者,称为巨针。临床最多用者为28号及30号,其长为1寸或1.5寸。

二、 圆利针

圆利针又作员利针。系九针之以一。《灵枢·九针十二原论》云:“员利针者……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今所用之圆利针,针体粗于毫针,一般为26号钢丝制成,其尖圆锐,质坚硬,多用于寒邪客体着痹疼痛。临证多于针后(不留针)配以拔罐法,其治验速效。亦可用于较小痈疖,其脓已成,点刺适当深度(以勿伤皮肉为度),将脓排出,或配以拔罐排脓。成人晕厥及小儿疾患亦常用此针。

三、三棱针

三棱针古称锋针。系九针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又《灵枢·九针论》说:“四曰锋针,取法于絮针,筒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明·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也载有:“今所谓三棱针者是也。”三棱针宗锋针之制,针体为圆柱形,即“筒其身”,针锋呈三棱,三面合而至尖,即“刃三隅”。

三棱针可作点刺、散刺、挑刺之用。《灵枢·官针》有:“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即点刺放血之法,运用于高热惊风,昏迷抢救,乳蛾点刺等。又云:“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亦为较深部瘀血之散刺放血疗法,或用于痈脓之排除。又云:“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亦为散刺之法,适用于丹毒、外伤瘀血等。挑刺为后世医家之发展,是将左手捏起或按压施术部位皮肤,右手持三棱针挑刺所治之腧穴或局部皮肤,深入皮内,再将针身倾斜,轻轻挑断该局部结缔组织纤维,称挑治疗法。如挑痔点,治痔之法即是。

四、梅花针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生活窍门小常识
大家都在看
万年历农历日历查询
阴历阳历万年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