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压抑 从美味中获得解脱
谁都免不了遇到霜打茄子情绪坏到极点的时候:死活读不出硬盘程序文件;信用卡透支;同事开着气派的私家车,你在哼哧哼哧挤公交车;三十好几,打算怀个孩子了,却迟迟未见动静……此时,为排解心头烦恼,你不会猛吃一通花椰菜,对吧?当然不,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巧克力,它让你的感觉顿时变得嘎嘣嘎嘣的清爽。
以前坚持认为食物和情绪不着边际的科学家们,也在纷纷改变自己的看法。关于咖啡因和酒精影响情绪的问题,研究著述已经颇丰。关注“健康杀手”脂肪的大有人在,据最新研究发现,脂肪并非一无是处,反而对改善人体睡眠,保持宁和心态,甚至减轻疼痛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有研究称:喝鸡汤对打鼾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睡眠状况良好的老鼠普遍比较警觉,等等。尽管科学家已经预言,自然科学的奥妙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但目前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食物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改善人们的情绪!
散步和冥想有助于调整情绪,这毋庸置疑。有时候心情极度烦躁,坐立不安,你最想做的只有一件事——张开大口,猛吃,仿佛一口气就能吃掉心中所有烦恼。不少人正是抱着这样一种心态:既然科学家罗列了一大堆食物改变大脑化合反应的证据,干嘛不借助食物让自己HAPPY呢?
坏情绪之一:一落千丈
找不出什么特别的理由,你就是一个字——烦。情绪低落,兴趣丧失, 精力缺乏,思考和记忆困难,言语和行动减少或易激动,伴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悲哀。此时,吞食一大块巧克力,许就能带你步入阳光灿烂。人的心绪微妙万千,有时不费吹灰之力马上好转,比如启开邮箱,看见支票已然躺在其中,坏情绪就烟消云散,彻底告别世界末日的黑暗!另一些时候,坏情绪却像慢性病,死死缠绕着你,挥之不去,始终徘徊于情绪低谷,此时,你该试试“神奇食疗”——吃上一客蓝莓果冻英式松饼,或其他低脂肪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小吃,不出半小时,奇迹便会发生,让你走出情绪死角。
原因:色氨酸(tryptophan)进入大脑,产生冲击作用,转化成交感神经元“血清素”(或称5-羟色胺,serotonin),它不仅有稳定情绪,抑制食欲(如嗜巧克力的欲望)的作用,还有助于增强人体对疼痛的耐受能力,帮助你进入婴儿般宁静的睡眠状态。而且在短短30分钟的时间内就会产生作用。如果体内蛋白质或脂肪偏高,高碳水化合物无法及时分解,就会抑制血清素作用。
建议:一片涂蜂蜜的面包,一碗爆米花。情绪不好时,尽量避免高脂肪高蛋白质食品,如奶酪、鸡肉、火鸡等,它们所含的其他氨基酸会与色氨酸较劲儿,使之无法进入大脑,从而阻碍血清素作用,使情绪直线下滑。要是巧克力的馋劲儿上来了,不妨用脂肪和奶油含量低的食物来替代,也可将巧克力糖浆浇到切好的水果和松饼上,自己动手,制作一款健康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