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消灭老鼠新方法——集驯狐狸
野生狐狸是草原鼠类的天敌,一只狐狸可以控制2万亩范围的鼠害,但由于草原生态恶化以及人类的捕杀,新疆草原上的野生狐狸已非常稀少。
2004年开始,新疆银黑狐驯化基地的工作人员把人工圈养用来获取皮毛的狐狸“解放”出来,释放它们的野性,改变饮食结构,待它们学会主动捕捉活鼠后放归草原。2005年,新疆银黑狐驯化基地已成功驯化放生13只狐狸,放生范围内的存鼠洞口已下降到每亩1个左右,治鼠效果比较明显。在新疆、宁夏等地,一度鼠害猖獗,一只老鼠一天要吃一斤草,相当于它自身的体重。在一些鼠害严重的地方,老鼠少的有500多只,多的有上千只,甚至形成了大面积寸草不生的“鼠荒地”,变成一个巨大的风沙源,如果不加以控制,将有可能导致沙尘暴的出现。
用捕鼠弓箭,速度太慢;化学灭鼠会破坏了食物链。只能找老鼠的天敌了。
银黑狐是人工饲养了200多年的狐种,野性基本丧失。
第一次面对黄鼠的银黑狐有些慌乱,而黄鼠却显示出良好的心理素质。黄鼠没见过狐狸,当然不知道狐狸是它的天敌了。相反,银黑狐看上去倒像个腼腆的客人。
经过反复的视觉、味觉、嗅觉三方面强烈刺激之后,有一部分受驯狐狸具备了捕鼠能力。为了让它们在野外也能捕鼠,工作人员为狐狸们提供了野外模拟生存环境。
在停止了饲料供应一个星期后,狐狸们终于在饥饿面前投降,纷纷出洞,加入捕鼠大军的行列,开始新的生活。
但是,很多专家说这个可能说明不了什么,因为狐狸的驯养费用太高,一只狐狸的驯养费用达到两千多元;另外狐狸的投放数量出现问题的话,很有可能导致生态失衡,引发新一轮的生态危机。
这些草场最主要的退化原因实际上是人类的过度放牧,所以要从根本上治标治本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进一步地退牧还草恢复当地的生态平衡,让各种动物的数量都处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