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鼠小孩被啃,心不齐灭鼠问题难解
老鼠药年年投,为什么老鼠还是有增无减?10月17日晚,深受老鼠害的南宁市民潘女士致电本报,认为生活垃圾及时清理才是灭老鼠上策。潘女士认为,老鼠食物减少,自然就不会泛滥成灾了。潘女士的观点也得到了南宁市爱卫会工作人员的肯定。
垃圾堆养出硕鼠
潘女士家住南宁市大板二区,晚上下夜班回家,走在楼下过道上,常惊动正在垃圾堆里觅食的老鼠,十几只硕大的老鼠四处逃窜,这类场面时常出现。她还告诉记者,同楼住户的1岁儿子因奶汁残留还被老鼠啃过嘴,鼠害之重非同小可。
潘说她在这个小区已经住了5年了。原先租住在另一栋,房间没有纱窗,老鼠经常爬上阳台、灶台。当她买下另一处住房,把家具搬走后发现,屋内老鼠屎遍地。去年开始,潘女士请了一个农村来的保姆照看小孩,保姆来后的第3天就对潘女士说,自己在农村都没有见过这么多又肥又大的老鼠。
“老鼠成灾,原因在于小区生活垃圾乱放。”潘女士说。她认为,尽管清洁工每天上、下午两次上门清扫垃圾,但晚饭后的剩饭剩菜要等到第二天才清理,这就为老鼠生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潘女士认为,要堵住老鼠的生存空间其实也不难,只要在每个楼道下放一个大垃圾桶,丢了垃圾后马上盖上,老鼠就无处觅食了。她说这也许比投药还有效。
投药效果很不理想
据该小区管理办公室的何主任介绍,统一把垃圾桶放在楼下,自然是个好办法,以前也试过,但一楼的住户意见很大,所以只有取消这一做法,惟有增加投放鼠药的次数。
何主任说,小区每个季度都要投放鼠药,这还不算市里统一要求投放的,以前整个小区一次性投一箱25公斤药物就见死老鼠成堆,可现在一次投三箱都不见有多少死老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药效不明显外,老鼠似乎也变得聪明起来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的租户比较多,很难统一做法,加上这个小区已经有20年的历史,老鼠根深蒂固,想彻底消灭很难。
针对潘女士说多出点钱,要求清洁工在晚上10时左右上门清理垃圾的想法。何主任认为想法虽好,但很难统一住户的想法,无奈搁浅。
断绝食源比投药好
“居民觉得灭鼠效果不明显,主要是鼠药的改变。”南宁市爱卫会工作人员费先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剧毒鼠药,现在的鼠药主要成分为慢性抗凝血剂,老鼠第一次吃后只会中毒,并不会死亡,还需第二、第三次再吃,老鼠才会慢慢死亡。所以,爱卫会要求投放鼠药要连续投放3天以上。
专家通过研究发现,老鼠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第一次投药,鼠群会派出一些老弱病残的老鼠试吃,一旦这些老鼠吃后中毒,别的老鼠就不会去吃了。从这个层面上说,投放鼠药只是辅助手段。
费先生认为,潘女士提出的办法非常可行。老鼠没有食物来源了,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加上适量的投放鼠药,老鼠自然会慢慢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