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蠊在长沙写字楼肆虐横行
“这种虫子爬得飞快,还可以飞,白天晚上都有,尤其是晚上特别多。”最近,不少读者向本报热线反映,家中和办公室出现了一种虫子:长得有点像蟑螂,但是个头比蟑螂短小,呈浅褐色,以前从未见过,不知道有什么危害。
怪虫频现位于二环线的一处写字楼有20多层。负责物业管理的徐姐介绍,今年入夏以来,办公室就出现了一种酷似蟑螂幼虫的不知名小虫。随着高温干旱的天气持续,虫子在办公室越来越多。人们经常能够在资料和文件夹里发现它们的踪迹。如果用东西去扑打,虫子总能迅速逃跑。“特别是晚上办公室没有人时,木地板上会爬满虫子,像刚刚吃完了一地的葵花子壳。”胡小姐回忆她一次临时到办公室加晚班时遇到的一幕仍然心有余悸。
许多市民在家中也发现了这种虫子,50岁的李叔看到这种虫子后表示,自己从小在长沙生活,“偷油婆”蟑螂经常在厨房看到,但这种大肆在写字楼等办公场所出现的怪虫还从未碰到过。
专家释疑为此,笔者走访了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胡自强。胡教授在用显微镜观察了笔者带去的虫子标本后肯定,这种虫子学名叫姬蠊,俗称油婆子或德国小蠊,和蟑螂一样属蜚蠊目,体淡褐色,头小,前胸背板宽大,略扁平,中部有2条黑色纵斑。足侧扁,各足腿节背面有一深褐色条纹,中、后足腿节腹面多刺。长沙地区一直都有,不属于外来物种。
胡教授认为,可能今年长沙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导致姬蠊大量繁殖。
据了解,姬蠊常出没于居室内各种场所,食性杂,尤其偏好粮和淀粉物质,怕光,喜欢晚上活动,善于疾走,飞得不高。九十月间气温适宜,所以姬蠊活动较为频繁。德国小蠊是家庭、食堂、饭馆、医院的厨房以及火车餐车、轮船配膳间内的主要害虫,经常摄取食物、污染食物和餐具、炊具等,并在接触过的食品上留下细菌。
如何防治姬蠊胡教授建议:预防是控制虫害的关键,室内姬蠊往往来自邻近的食物和其他环境的室外垃圾堆或随物品包装带入室内,因此堵塞这些渠道,杜绝虫源,是防止姬蠊为害的基本措施。
姬蠊特别喜欢在房前屋后的阴沟、厨房、厕所及下水道中活动,并从这些通道进入室内,因此,防治姬蠊首先要经常检查这些地方,保持室内清洁,不留食物残渣,招引姬蠊。
这里介绍两种有效的防治姬蠊方法:1、以防为主,坚壁清室。房内所有洞穴、孔隙,如地板、墙壁、门框下、门臼等缝隙以及自来水管道等,都要用油灰、水泥补塞,以保证小虫不能窜入。此外,从别处带进室内的藏虫箩筐、箱子等必须严密检查。房间内要经常保持整洁、干燥,所有食品和水缸要严密加盖,地面上不留任何可食性残渣,垃圾桶要每天倾倒干净。发现卵鞘及时清理并烧毁。
2、要注意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不给小虫躲藏、滋生的场所,小虫密度不高的居民家里,可选择粘捕、扑打、烫杀、诱杀、电杀等物理防治方法或以投放毒饵为主,杀虫剂喷洒和喷粉适用于大面积灭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