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手记:入园三步曲
(一)难以渡过的入园关
终于到了该入园的时候,还差一个月三岁的辰宝宝按计划8月1日正式开始了幼儿园的生活。在此之前,妈妈已对其做足了思想准备工作,辰宝宝也满怀自信与憧憬,欢快地和爸妈一起来到幼儿园。妈妈与园长办理登记手续时,辰宝宝便和爸爸由老师带领着去了教室。新鲜的环境与玩具很快吸引了她,兴奋地在屋里跑来跑去。而爸妈此时却已有了不舍的心情。在老师的催促与保证下,看到辰宝宝没有十分留恋我们的意思,便和她说着再见,一步一回头,满怀牵挂地离开了。
到了中午,坐立不安的爸爸实在放心不下,便抽空去了幼儿园。老师说我们走后,辰宝宝就开始哭着找妈妈,还将老师给的桃子扔到地上,安抚之后倒还听话,而且午饭自己吃的也不错。爸爸来到正准备睡觉的辰宝宝身边,许诺她睡醒后妈妈就会来,这才和爸爸说着再见,安心地睡下。
下午两点,妈妈打电话问情况,想要提前接走。老师说刚睡醒,没有哭闹,不必提前接。于是到四点半一开园,妈妈便准时来接,辰宝宝看到妈妈高兴地跑了过来。老师评价说,第一天入园有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不错。从离开幼儿园开始,我们就不停在夸奖辰宝宝的良好表现,她也非常自豪地说:“我能自己在幼儿园了,我是不是很棒?” 妈妈一直担着的心此时才稍有放松。
没想到,这种可喜的情形没有维持到一天,便发生了变化。
晚上躺在床上,辰宝宝对妈妈:“我不上幼儿园了,幼儿园没有意思。”
“为什么?今天不是挺好吗?老师都表扬你了。”妈妈说。
“我不去了,小朋友欺负我,还拿我的玩具。”
“那你和老师说了没有?”
“没有。”
“你可以和老师说呀,老师一定会帮你要回来的。”
“我没说。幼儿园不好玩,我想妈妈,我不自己在那儿。”
“不行,小朋友都要去幼儿园,就象妈妈要上班一样。长大了都要去的。妈妈下班,不就去接你了吗?”
“我不,我不去了,妈妈,我这几天不去了好不好?”说着便开始哭起来,而且越哭越委屈,越哭越伤心。
无论怎么说都不起作用,只好将话题转移,暂不提此事。
第二天一早,辰宝宝醒来第一句话说是:“妈妈,我今天不去幼儿园。”
“可是妈妈要去,有事要和老师说,你和我一起去吧。”
“说什么?咱们说完就走吧。”
就这样引着进了幼儿园,但当看到妈妈转身准备离开时,便一下紧紧抱着妈妈大哭起来。老师几乎是将孩子夺了过去。“妈妈你别走!”听着宝宝的哭声,妈妈心情万分沉重地一步步走下楼,站在楼道里听着孩子的哭声渐渐平缓才忍痛离去。
下午三点,烈日可以将地面烤出油来。因不放心,妈妈提前来幼儿园准备打听情况。正巧大门未锁,便推门走了进去。一抬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脑袋,露在宽敞的窗玻璃后面,周围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走近一看,正是我的宝宝!“宝宝,你在干什么?”一看是妈妈,辰宝宝带着哭腔委屈地说:“妈妈,我找不到你了。”“妈妈来了。”说着便急急地跑上楼。教室里两位老师正忙着贴一个挂图,其他小朋友都在自由地玩着,只有我的辰宝宝独自在外面的厕所里,站在能看到大门的窗子前望眼欲穿地等着妈妈……刹时,无尽的心痛与怜惜涌上心头。
老师走出来诉说着孩子今天的表现,虽然有哭闹,但能够听商量,告诉她大门锁上了,妈妈进不来,下班就会来接的。于是她就总是站在那里看。今天还不错,既然你来了,就接回去吧。
告别了老师走出幼儿园,辰宝宝的心情顿时明亮起来,有说有笑地雀跃着,象只欢快的小鸟。可妈妈的心情却始终沉重。
或许是入园前对孩子灌输的思想过于完美化,令其对幼儿园的生活抱有十分美好的想象,而事实却相去甚远,并非如妈妈所说:老师会带你做游戏,小朋友都非常喜欢你,你们在一起会很开心。事实是:没有任何游戏可做,老师也不可能象妈妈一样全心呵护,只是照看而已;小朋友全都是陌生的。无限的孤独、无助与寂寞充斥着幼小的心,从而对幼儿园产生了强烈地排斥心理。
真的不知该如何说服孩子接受她必须去的地方,也听过无数过来人诉说经历与经验,明确地知道这是一个必过的“关”,可是,这一“关”真的好难度过。这两天,每每想起在静谧的园区,那个孤独的小脑袋露在窗前的情形,便忍不住心痛得要流出泪来。
入园,不仅对孩子,对父母也同样是的一次艰难的心理考验,真的没有有效的办法让我们去轻松坦然地度过入园关吗?为什么都要经历这样的心痛与折磨呢?
(二)如何走过这道坎
入园已有两周,却是如此艰难。第一周按布就班地每日必送,第二周因感冒只送了两天。这期间,虽然从未放弃教育、引导和安慰,但效果却并不明显,辰宝宝始终排斥幼儿园,甚至形成了心理压力,看着从前无忧无虑的孩子,现在变得时而情绪低落,时而脾气乖张任性,逆反心理表现得尤为突出,真是又心痛又生气。不知是大人引导有误,还是孩子的性情使然,以至于对原本很自信的教育方式都产生了怀疑。
每天早上一醒先问是否去幼儿园,然后就哭着说:“我不去幼儿园,我想妈妈,吃完饭你也不来接我。我要去奶奶家。”晚上明明是困了,却不睡觉,说:“我不睡,睡醒了就要去幼儿园了。”夜里有时还会在梦中惊醒,哭喊着:“你也不来接我。”妈妈总想试图与其沟通,在她心情尚好的时候对她说:“你是乖孩子,老师都喜欢你,还表扬你呢,辰宝宝最棒了!咱明天上幼儿园不哭,好吗?”可她却象触到了最敏感的神精,情绪马上低落下来,打断妈妈的话,声音低沉道:“妈妈你别说了。”为了不刺激她,只好转移话题,不再提与幼儿园有关的事情,和她一起逃避这个现实,不敢去直面它。
入园本应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而且我们所进行的幼儿园教育始终都是良好的,为什么她就是不能接受?象是得了幼儿园恐惧证。真不知在她心里何以会造成如此大的阴影,使得小小的年纪就知道了忧愁与无奈,有了不应存在的心理负担,这种情形在某种程度上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到底该怎样帮助她放下包袱,愉快地跃过这道坎呢?
(三)守得云开见月明
经过整整一个月的哭闹、焦虑与烦燥,辰宝宝对幼儿园的排斥情绪终于得到了缓解,并且开始认可和接受了这个事实。虽说每天早上出门时还会不停地说着“我睡醒觉、吃完饭你也不来接我”等这些诸如此类的话,但已经不再哭闹,而且每天回家后,还能给妈妈跳刚学的舞蹈,主动讲诉幼儿园里的事情。比如今天和小妹妹一起跳舞,还一起把手放在地上;口香糖被一个小姐姐抢走,我的好朋友某某帮我要回来了;小哥哥拿玩具给我玩等等。还能够说出六个和她接触的小朋友的名字。早上一起床,就唱道: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也不哭也不闹,叫声老师好。每每如此,妈妈总会忍不住亲亲可爱的辰宝宝,及时赞扬她的良好表现。
现在来看看辰宝宝的近况吧:
开学前,老师要准备一些简单的教具,比如用塑料积木插起来拼成一只小动物,用彩纸粘成图画等等。老师让辰宝宝跟着一起做,这可激发了她的兴趣,灵巧的小手将积木拼插的牢固而结实,最后,还在做好的小动物上面贴上两只不干胶眼睛。得到表扬后,更增加了她的自信。或许,正是这些小事,对她接受幼儿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效果,让她觉得幼儿园的生活并不是那么枯燥无聊。从而也证实了妈妈的判断是正确的——辰宝宝的反抗情绪会在开学后逐渐消除。
那天,辰宝宝被老师告了一状。事情是这样的:班上的一个小男孩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掐了她一下,谁知辰宝宝居然上去咬人家的胳膊。爸爸回来说,看到那个小朋友的胳膊上留下了三个红齿印。那个孩子当时一定哭了,不知回家被妈妈看到会有多心疼呢。在挨了爸爸的批评后,她却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大有一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架式。还好,几天之后,这两个不打不相识的孩子已经化敌为友了。从她的话可以证明:“我今天和那个被我咬的小哥哥一起睡的。”
由于辰宝宝近日的表现明显好转,老师及时奖励了三朵小红花。这也令我们大家一直以来的担心与不安得以放松和舒展。
阴霾的日子已经过去,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辰宝宝终于艰难地度过了入园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