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家养金鱼的季节管理(上)
春季:
当气温升至10℃左右时,金鱼“出盆”,这时金鱼恢复生机十分有利,如管理恰当,金鱼的体质恢复很快。故管理重点应放在保温、适量投饵、防止鱼病上。
保温的主要措施是尽量用“老水”养鱼,“出盆”时换水1次,彻底清除越冬期鱼缸中积累的污物,使金鱼转入清洁舒畅的环境中生活。“出盆”时要先将原缸内的上、中层“老水”吸出暂存,并加新水至30cm深,再将鱼放入缸内。放“老水”的目的是起保温和辅助饵料的作用。
投饵一定要适量,每日清池时,仔细观察鱼类的颜色和残饵是多少,以确定第二天的投饵量。
防病的重点放在操作上,临“出盆”前换一次水,“出盆”后尽量少彻底换水,少搬动,因为体质较弱的金鱼容易在换水时受到刺激而得病,最好是局部换水。要尽量避免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
雌鱼所怀之卵尚未完全成熟时,节忌换入新水和投喂过多的饵料。因为饱食、新水和水温上升三个因素的影响,可起催产作用,往往造成欲产卵而卵未熟引起泄殖孔闭塞,发生难产死亡。
夏季:
是金鱼生长发育的旺季。这个季节,金鱼活跃,很少得病。但气温高达37℃—38℃时,水温亦常高达30℃以上,此时要特别警惕缺氧和“烫尾”两大威胁。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措施是加深水至35—40cm,金鱼可潜入温度较底之深层,尽量设法使水温控制在30℃以内。彻底清污、勤换水和遮盖遮光网或苇帘,可减慢水温升高,保持水中较高的溶氧量和抑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是预防金鱼“浮头”和“烫尾”的有效方法。露天家养的金鱼,阵雨过后,即使原来的水不算过老,也要彻底换水。因雨水降入鱼缸表层,其温度较雨前低,温度底缸水要往底下沉,缸底水温高要往上升,如此上、下对流,使缸内污物也随着上、下翻腾,加快分解速度,使水质恶化,严重时会“浮头”或“闷缸”。此时的金鱼食欲十分旺盛,要提防喂得过饱。夏季捞来的鱼虫较容易死亡,刚死而未臭变质的鱼虫仍可用来喂1—2龄的健康金鱼,要先喂死虫后喂活虫,否则金鱼吃饱活虫而将死虫留在水中,必然破坏水质。
夏季也是鱼病流行季节,如发现懒游少食、离群独处,鱼绍僵缩或者鱼体出现白点、白膜、红斑、溃疡等情况,要及时隔离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