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健康成长不能跟着广告走
为孩子身心健康,父母最舍得开销。精明的商家于是大做文章,夸大其词、竭力渲染;每到“六一”,更是他们大肆促销的大好商机。对此,专家提示,无论是孩子的健康投资,还是治疗疾病,都不能盲从驱铅,时不我待?
最近消保委就愈演愈烈的免费血铅检测作出消费警示。其实早在去年下半年,由于某些医疗机构的参与,北京市就出现大面积的儿童血铅筛查,很多孩子服用排铅保健品,此后,部分保健品商挥师南下,试图占领上海及全国市场,将北京的模式推广到上海及全国。在上海,由于没有得到医疗单位的支持和参与,保健品厂家只好临时租借商务楼,自己成立“排铅指导中心”,进行电话预约就诊,兜售“排铅保健品”,于是排铅网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免费测铅”网点多达数十个,南京路的某商务楼,一层楼上就有2~3家排铅中心。
当看到远远“超标”的血铅指标和数千元的“驱铅保健品”,许多家长疑惑了。
对此,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环境医学研究室主任、新华医院教授颜崇淮说,近来的“铅恐慌”,是某些企业不恰当的炒作所致。由于措施得力,最近进行的区域性调查显示上海市儿童铅中毒流行率已由1999年的24.7%下降为9.9%,而广告宣传却将目前儿童铅中毒的比例夸大为80%。另外轻中度铅中毒儿童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但广告中往往罗列10条左右的非特异表现,使许多家长总能和自家孩子对上几条,而疑心孩子是铅中毒。
至于免费检测往往采用不恰当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如目前国际上已经取缔的锌卟呤检测、不科学的尿铅和发铅检测,即使是血铅检测,也多为“一滴血”末梢血铅测定,由于末梢血污染机会多,所测血铅准确性及重复性极差,只用于筛查不能用于诊断。颜教授在门诊碰到的很多孩子,曾在一些商业单位免费测定所谓的“铅指标”严重超标,但经静脉血铅复查,结果90%以上均在目前公认的可接受范围内(<100μg/L),甚至有的血铅水平只有20μg/L左右。
颜教授告诉记者,家长不应该受广告误导根据所谓“症状”为自己孩子对号入座。目前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是100μg/L,检测最好采用石墨炉法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测定,国际上也有少数实验室采用阳极溶出等方法测定,检测最为关键的是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这样测定的结果才能准确。如经科学检测,血铅水平的确高于100μg/L,就有可能导致神经发育方面的损害。然而即使血铅轻度超标,由于损害轻微,孩子不一定会出现家长看得见的临床表现。尽管有研究显示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与铅中毒有关,但并不是所有的“多动症”都是铅中毒引起的,因为多动症的原因很多,如环境、营养、遗传等等许多因素。
颜教授还提到,即使是正规的医院对于血铅超标的孩子也不会轻易进行驱铅治疗。驱铅治疗需要使用驱铅药物结合血液组织中的铅,然后从尿中排出。目前常用的药物是依地酸二钠钙、二巯基丁二酸、二巯基丙醇和青霉胺。这些药物均有一定毒性。目前国际上公认,当发现儿童血铅水平高于或等于450μg/L 时,经静脉血铅复测证实后才需进行药物驱铅,但前提条件是必须脱离一切铅污染源,并切断污染途径。
对于血铅水平低于250μg/L的儿童,通常不需排铅,而是对家长和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对这类儿童进行造成血铅水平升高的高危因素分析,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同时进行营养指导,可达到减少铅进入孩子体内的目的。
由于铅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仅为1个月左右,即使不服用任何药物,血铅水平也会因此而显著下降。对无须使用药物驱铅的儿童滥施药物,结果有害无益;服用具有“排铅功能”的保健品,也必须十分慎重,因为多数排铅保健品在促进铅排出的同时,也促进消化道内铅的吸收,所以前提条件是要先找到造成儿童血铅水平升高的原因,不然的话,必然是一边排铅,一边促进铅的吸收,那是非常危险的。对于没有经过严格检测和相关试验的各种驱铅药物、驱铅保健品,一定不要滥用。
补钙,多多益善?
孩子必须要补钙这种观念似乎已被大多数家长所接受。而铺天盖地的补钙产品又为这种观念提供了物质的支持。然而上海市儿保所、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马士薇说,家长滥用补钙品已到了相当的程度,如此下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不利。如有的孩子才五六岁,检查后发现尿钙含量相当高,影响了肾脏的发育,原因就是除了服用综合维生素,还另外每天服两顿钙片。过量摄入的钙人体难以吸收,经由肾脏排出了,造成尿钙含量高,时日长了还会生出肾结石。
马医师还谈到,有的孩子长不高,经检查,发现骨骼已经出现钙化,这也跟过量补钙有很大关系。儿童长期吃钙过多还会使血压偏低,增加日后患心脏病的危险。此外,体内钙水平升高,可降低人的食欲,而且由于铁、锌和钙都是二价阳离子,在肠道吸收时会互相拮抗,抑制肠道对锌、铁、铜等元素的吸收,容易让孩子患上微量元素缺乏症,引起贫血和食欲不振等症状。另外现在的儿童钙片,多带有草莓、水蜜桃等水果味和粉红、嫩黄等鲜艳的颜色,是人工色素和香精合成,长期吃这样的钙片,就跟吃零食一样,会造成幼儿食欲减退,还会使糖分摄入过多而产生肥胖,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所以盲目补钙不如让孩子多吃天然补钙食物。乳类和海产品中含钙较多,每100克牛奶中含钙102毫克,500毫升奶便可满足3岁以下孩子一天的钙需要用量。海产品中的虾皮、海带、海鱼等都是良好的钙质来源。
除了补充营养,户外活动也是孩子补钙所必需的。马医师说国外的孩子一般不吃钙片只补充鱼肝油,同时进行大量户外运动。而我们身边的家长不是怕孩子冻着了,就是热坏了,孩子户外活动比较少,所以不仅冬季而且春季,甚至夏季缺钙都比较严重。
如果处于快速发育期,或挑食偏食严重,可以适当补钙,但如何补另有一番学问。马士薇介绍说,现在市面上有三类补钙品,第一代产品多为碳酸钙;第二代产品多辅以维生素D,这些钙源需要胃酸中和,服用过多会伤胃,儿童最好在饭后一小时服,婴儿可在两顿奶之间加服;第三代虽然吸收率相对高些,但也没有一些广告吹嘘的吸收率90%以上那么神。因为在进行动物试验时,选择的都是些缺钙相当严重的动物,因此吸收率会相当高,而正常的人体一般不会如此缺钙,因此也难以达到理论上的吸收率了。还有就是要在挑选时注意元素钙的真正含量。一些产品本身并非补钙品,含钙量少但号称也可起到补钙的作用,购买时需要注意。马医师还提醒,不应在服用钙品同时饮用汽水、碳酸饮料等,以免降低吸收率。
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