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女孩不一定接受GnRH治疗
最近,法国巴黎Robert Debre医院儿科和内分泌病房的Leger等医师在J Pediatr(2000, 137:819)上发表文章,认为并非所有显性特发性性早熟患儿都需接受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类似物(GnRH agonist)治疗。
这是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显性性早熟女孩26例(平均年龄7.4±0.9岁),对于以下两类患儿不给予GnRH类似物治疗:无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是否激活,骨龄(bone age, BA)不超过实足年龄2岁;不论骨龄是否提前,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活的证据。但是如果在随访期间(6.6±2.2年),患儿的预期最终身高(final height, FH)显著下降,便给予GnRH类似物治疗。
在传统的医学教学中,对特发性性早熟伴有促性腺素过多的病例,可用GnRH类似物治疗。GnRH类似物可使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素(黄体生成素LH,滤泡刺激素FSH)减少,使性腺激素的分泌降至青春期前水平。